第2章

我搖搖頭。


這件事情,我從頭到腳從未怪過她,她何錯之有?


 


況且,她可是除了爹娘以外最疼我的人。


 


我小時調皮闖了禍,她不忍心看爹罰我,一股腦全攬在了自己身上。


 


不關小妹的事,厲害得衝我來。


 


她愈是如此,阿爹像是受到了挑釁一般,打得越狠。


 


被打完抬進來時總是笑著安慰我「沒事,阿姐皮實,一點兒都不疼。」


 


再後來,她上山拜師學武、離家戍邊。


 


她為大魏收回羽州十一城,成了令敵軍聞風喪膽的女將軍。

Advertisement


 


可左手的兩個指頭,卻永遠地留在了戰場上。


 


我崇拜她,為了黎明百姓寧願將自己性命也拋之腦後;可我身子孱弱,走不出去,隻得在詩書上用心。


 


再後來,我遇見了薛照……


 


看到我的反應,阿姐暗歇了一口氣「绾绾,戍邊前夜薛照曾經找過我,要和我同赴邊疆,那時候阿姐遲鈍,沒明白他的意思


 


「況且你知道的,我對此人的印象一直不好,便一口回絕了去……


 


「沒成想,你們竟會……爹娘給我來信時,你已隨他離家,那時說什麼都晚了。」


 


不出我所想,薛照當日向我表明心意,是被阿姐拒絕了。


 


後來不過是為了看我和阿姐有幾分像,借著我的影子思念阿姐罷了。


 


這個王八蛋。


 


「那日我故意沒有赴宴,卻沒成想他肆無忌憚地追到家裡來,我心覺不對,就趕著來瞧瞧,沒想到,绾绾我……」


 


她有些難為情,想要繼續說,卻被我打斷了。


 


「阿姐,這件事怎麼能怪你,是我自己看錯了人。」


 


「況且經此一事,我也想清楚了,往日因自己是女兒身,便將自己的家國理想置於薛照身上,最後落了個竹籃打水一場空。」


 


「但是我看到你時突然醒了,我明白自己的夢想還是要靠自己去實現,我朝沒有女人做官參政的先例,那我便做第一個!」


 


「好,我家绾绾的才華,阿姐自是相信的!」阿姐笑勾了一下我的鼻尖,誇我有志氣。


 


這一夜,阿姐宿在了我的房中,我二人手牽手躺在床榻上。


 


她給我講這些年來北國風光,我與她訴未來的家國理想。


 


她告訴我,很高興看到我為自己而活。


 


未來,或可同行。


 


06


 


第二日一早,薛照便來了府邸。


 


我進正院時,他正跪在地上向爹娘請罪。


 


娘說他是個負心郎,壞了我的一輩子。


 


阿爹一腳踹在他的肩頭,罵出了口「你個混賬,我江家世家大族,我女兒找什麼樣的好兒郎找不到,可她卻甘願陪你出去受苦。」


 


「今日你鬧這麼一出,是成心來惡心我們的是嗎?你對得起她嗎?」


 


「你以後,讓……」


 


「嶽父大人,我是真心愛绾绾的,我不可能和她和離的,求你再給我一次機會,幫我勸勸绾绾吧!」


 


阿爹聽他這話更來了氣,正準備上第二腳時。


 


我叫住了他。


 


「爹,娘。」我與阿姐牽手而進。


 


爹娘側過頭來,看見我們姐妹倆先是一愣怔,後嘴角慢慢浮出幾分欣慰的笑意。


 


「你們?」


 


是啊,我們是親姐妹。


 


斷斷不會為了這樣一個男人翻臉的。


 


阿姐從腰間抽出了寶劍,架到了薛照的脖子上。


 


「薛大人莫不是將我說的話當成了耳旁風?你怎敢再來糾纏我妹妹?你成心找S,我今日便成全你。」


 


薛照倒是絲毫不怕,跪滑到我的面前。


 


「绾绾,跟我回去好不好?我們的日子才剛剛開始啊,相信我,我會好好對你的!」


 


我撇開他的手,不緊不慢道「薛照,和離書我已經寫給你了,從前我以為在理想道路上我們是一路人。」


 


「但現在我已不想把我的夢想寄託於你的身上了,我們之間再無可能,不要過分糾纏,大家各自體面一些吧!」


 


「不,不會的。」他想上前環住我的腿,卻又被阿姐一腳踹開。


 


「绾绾,我不會與你和離的,這輩子你都是我的妻,就算鬧到皇上面前,我也不可能放開你的手。」


 


聽見這話,阿姐不屑地笑出了聲「就憑你?」


 


後來,當今聖上真的召見了我!


 


這樣的醜事竟真鬧到了天家面前?


 


御書房那日,皇帝沒判我與薛照和離,而是為了其他。


 


他現場考了我「策論」


 


我心底一懵,看向阿姐時,隻見她朝我笑著點了點頭,投來一個贊許的目光。


 


「你就是江尚書家的二女兒,江紓的妹妹,還是當今太傅薛照的妻子。」


 


我一拜到底「回稟陛下,臣女江绾已與薛大人和離。」


 


我不是誰的妻,我隻是我,江绾。


 


上面人笑接了一聲「好,你們的事,你們回去說,隻是早就聽聞江姑娘在民間美名在外,坊間傳你有治國之才,今日便讓朕考你一考,可敢?」


 


我再拜到底「是,臣女謹聽!」


 


07


 


我也要上路了。


 


當傳旨太監來府中宣旨時,我還沒有回過神來。


 


直到阿姐杵了杵我的胳膊示意我謝恩時,我連忙雙手高舉接過聖旨。


 


「臣女,領旨謝恩,定不辜負陛下所託!」


 


黃河水患,蔓延千裡,無數百姓遭殃。


 


那日陛下給我的考題,便是「水患之治。」


 


御書房中,我與他暢聊兩個時辰,如今看來他對我的答案十分滿意。


 


太監公公扶起我,深深作揖「黃河邊數十萬百姓的性命,就全仰仗大人了!」


 


他以前這些話,都是對阿姐說的。


 


阿姐守著邊關百姓的命,衛著大魏的土。


 


所有人都敬仰她,愛戴她。


 


我當時羨慕得不得了。


 


能有一次為朝野百姓盡力的機會,也不枉這一生了。


 


可如今這副擔子落到了我的身上,我隻覺得沉重。


 


水火無情,不知奪了多少百姓的生命。


 


現在一道聖旨,他們的性命安危卻悉數落到了我的手中。


 


我福身回禮「江绾定當竭盡全力,拯救百姓於危難。」


 


那天眾人散後,父親將我叫到了書房,一條一條耐心交代。


 


卻在臨走前道了一句「我兒,珍重。」


 


我明白他在想什麼。


 


前朝治水者,十人去兩人歸。


 


我心急如焚,稍作休整便帶著小隊人馬,上了路。


 


臨走前,薛照一瘸一拐地來送我,卻被阿姐按住不得向前。


 


原來,後面他又來找我時,被阿姐抓住踢傷了腿。


 


現在便成了這副樣子。


 


「绾绾,水火無情,你要小心,我等你回來!」


 


形勢緊急,我來不及和他過多計較。


 


在數十萬百姓的性命面前,我們這點小事實在不值一提。


 


我跨身上馬,對著阿姐雙手抱拳道。


 


「阿姐,江家兩個女兒都是好樣的,等我回來!」


 


08


 


與我同行的還有當朝太子趙舟。


 


我們在馬車裡商議了一路,一致認為堙堵的方式不可取。


 


前人之鑑,堙堵其實就是哪裡河堤,就加固哪裡的河堤。耗時耗力不說,隨著河床的提高,也會留下很多的隱患。


 


趙舟看著我從書匣掏出來的治水志略,簡單翻看了一些,忍不住贊嘆。


 


「不愧是江家的女兒,思慮如此周全,有你進朝為官,乃是百姓之福啊!」


 


這些東西,是我昨日趕了一夜寫出來的。


 


裡面不僅有父親的書稿,也有當年我與薛照的共同商議認可的可行策略。


 


薛照出身與黃河接壤的小城,自小便受水患困擾。


 


黃河水患,奪走他家中八條性命,他母親將他舉起時,唯一的一句囑咐便是讓他活下去。


 


所以自那以後,他便對水有了恐懼心理,就連洗澡桶裡的水,也不能漫過腰部。


 


……


 


我從他手裡接過那些紙張,暗暗搖了搖頭。


 


「殿下不知道,這裡面可都是從活生生的性命上得出來的經驗,水患……無情啊!」


 


他忽的盯住了我,口氣卻格外認真起來「江绾,你會是個好官,你是真切為百姓著想的。」


 


何為好官,為民謀福,乃是好官;為民解憂,乃是好官。


 


可我,真的能做到嗎?


 


那時這個問題問到我,我自己也沒有底氣,回答不上來。


 


09


 


情況確實比我想象的還要糟糕。


 


我們落腳的地方叫做商州,水患衝擊的最薄弱之處。


 


距離黃河邊沿不過三兩公裡的樣子。


 


卻又不止水患,當地流民無數,各個怨氣衝天,一齊圍堵在了官府門口。


 


甚至……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。


 


官民衝突,一觸即發。


 


「朝廷撥下來的賑災糧食呢?」我問。


 


知縣支支吾吾顧左右而言他「大人,這今日的已經發放完了,後面補給的進不來,饒是這麼多人淨等著吃,就算再多糧食也不夠啊!」


 


這個知縣一定有問題。


 


我和趙舟對了個眼色,他一下領會。


 


幾步上前一把扼住了知縣的喉嚨「放你娘的屁,朝廷是按照人口雙倍撥下來的一個月口糧,糧食都去哪了!」


 


當朝太子跟他拍板,他頓時慌了神。


 


跪在地上又顫又抖,將事情原委終於吐了個幹淨。


 


水患當前,這廝竟然將糧食吞了一半有餘,甚至還和當地山匪暗自勾結,山匪劫糧,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,指望著從中吃些回扣。


 


趙舟一氣之下扔了砚臺,脫了劍鞘便要給這廝一個痛快。


 


我制止住了他,將他拉過了一邊。


 


「他犯了天大的錯,可殿下眼下S了他也是不妥。」


 


「一則,他身為朝廷命官,犯了錯等待他的是我大魏朝的律法。」


 


「這二則,他對這塊地形熟悉,還有那伙山賊,我們找回糧食,確實要靠他,不如暫且讓他戴罪立功。」


 


趙舟似是覺得有些道理,回頭看了他一眼,氣不迭地將劍扔到了一邊。


 


那知縣看保住了一條小命,連連磕頭謝恩。


 


10


 


我與趙舟商議又放了些粥食下去。


 


為解決眼前困難,趙舟代行天子號令,就近往這裡開倉調糧。


 


百姓一聽太子親臨,一個個跪地叩首,感念皇家庇佑,情緒也都漸漸穩當了下來。


 


可這畢竟不是長久之法,眼下最緊要的,還是要讓外面的糧食進來。


 


我給阿姐去了信,有些事情,還是刀槍好說話。


 


這天中午,大水又衝破了一個堤壩。


 


半山腰上的五戶人家,喪命於此,屍首難尋。


 


災民怨氣又起,向著我擲來一個又一個土塊。


 


「老天爺不開眼啊,又來一個貪官。」


 


「是啊,我們老百姓可怎麼活啊!」


 


趙舟擋在我的面前,替我受了那些。


 


我笑著拉開他「換位思考,事情確實是沒辦好,這是我的失職,百姓有怨氣,應該的。」


 


紙上談兵是得不出真理來的,現形勢不同,更需因地制宜。


 


我獨自帶了幾個人去現場勘探地形。


 


北面淤泥沉積物、河床抬高,水已有漸漸蔓延開來的趨勢。


 


若是一味開溝,隻怕後期截攔不住。


 


當下之要,應是清理淤積,疏通河道,因勢利導。


 


如此一來,便來了問題。


 


人力,從何處來。


 


我靜坐了一下午,從後而過的災民的唏噓聲點醒了我。


 


「這是什麼官,這場災禍S了多少人了,竟還有心思在這兒看景,就算做做樣子,也要找些活幹吧。」


 


對,賑濟和共賑同步進行。


 


這是個好辦法。


 


當我回去和趙舟說這個好消息時,他正坐在桌子上愁眉莫展。


 


原來,從臨縣調來的糧食,在半路上又被劫匪吃了個幹淨。


 


我不慌不忙笑著拍了拍他「我的好殿下,糧食會回來的。」


 


他不信!


 


「江大人大白天說夢話,難不成那些糧食會自己長腿跑回來!」


 


我附和點點頭「八成是成精了。」


 


氣氛稍緩和一些,我將剛才的想法說於他聽。


 


聽完後,他終是長松了一口氣。


 


眼下行之有效的,也隻有這個法子了。


 


11


 


這個策略一經公布,得到了百姓的一致好評,每日加入進來的人隻多不少。


 


廣泛吸納青壯年勞動力,按人口、勞動量發放糧食。

熱門推薦